你知道吗?就在大家都在关注美俄总统会晤的时候,以色列却悄悄干了件大事儿。他们的安全内阁批准了一个听起来很“人道”的计划——要在加沙建个所谓的“人道主义园区”。听着挺好的对吧?可实际上,这就是要把200万巴勒斯坦人全部圈起来,彻底断了哈马斯的后路。
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有点意思,内塔尼亚胡管这叫“快速结束战争的最佳方式”。咱们来看看他们到底想干啥。
三步走,步步都是坑
以色列这回玩得挺“聪明”,不是一下子就动手,而是分三步走。
第一步从8月开始,要求加沙城90万居民在两个月内全部搬到南边去。你想想,90万人啊,相当于咱们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,说搬就搬?这些人在那儿住了多少年了,让人家说走就走,这不是开玩笑吗?
第二步更狠,直接围困加沙城三个月。啥叫围困?就是不让进不让出,断水断电断粮食。这招在古代打仗时候经常用,没想到21世纪了还有人这么干。
第三步就是清剿,用两个月时间把加沙中部的抵抗力量全部干掉。说白了,就是要彻底控制整个加沙地带。
有个45岁的巴勒斯坦人叫穆罕默德·阿比德,他跟记者说了句特别扎心的话:“我们已经无力再逃了,加沙城就是我们的最后防线。”你听听,多无奈啊。
地下王国的秘密
说到抵抗,哈马斯这帮人还真不是吃素的。你知道他们在地下挖了多少隧道吗?几百公里!这什么概念?相当于从北京到天津来回跑好几趟的距离。
这些隧道可不是随便挖的,人家配备齐全着呢。独立供电系统、有线通讯网络,甚至还储备了够吃10个月的食物和水。这简直就是个地下王国啊!
美国那边的智库专家算了一笔账,哈马斯虽然被打得挺惨,但还有8个营保持完整战斗力,大概5000到1万名老兵。这些人现在都化整为零,4到5个人一组,专门搞游击战。
你说以色列军队进去容易,可要把这些“老鼠”全部抓出来,那可真是难上加难。就在8月7日,以军在汗尤尼斯发现了一个地下兵工厂,里面不光有半成品无人机和迫击炮弹,竟然还有从以军未爆弹中提取炸药的生产线。这说明啥?人家已经学会废物利用了,你扔什么炸弹,人家捡回去接着造武器。
23国联手施压,管用吗?
以色列这么一搞,阿拉伯世界炸锅了。8月9日那天,巴林、埃及、印尼等23个国家,加上阿拉伯国家联盟、伊斯兰合作组织,一起发声明谴责以色列。
这阵势确实挺壮观的,连印尼这样的东南亚国家都参与进来了,可见大家是真的看不下去了。
埃及总统塞西更是放了狠话,说要联合抵制以色列的农产品,还要推动石油禁运。听着是挺吓人的,可问题是,这些制裁到底能不能真正伤到以色列的筋骨?
说实话,制裁这事儿向来是雷声大雨点小。欧盟那边虽然也有25个国家发声明,把以色列的做法定性为“剥夺人格尊严”,可真要动真格的经济制裁,恐怕还得掂量掂量。
倒是以色列国内的反对声音挺有意思。8月9日,数万以色列民众在特拉维夫上街游行,抗议政府的加沙城计划。被扣押人员的家属甚至打出了“反对种族灭绝”的标语。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,可见这事儿确实过分了。
朱拉尼的求救信号
就在加沙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,叙利亚那边也不消停。临时总统朱拉尼竟然向俄罗斯求救了!
据说叙利亚外交机构的负责人希巴尼7月份跑到俄国,请求俄军在戈兰高地叙利亚一侧部署部队,专门防着以色列。这事儿说起来也挺无奈的,以色列不光欺负巴勒斯坦人,连叙利亚也不放过,时不时就来个空袭。
朱拉尼这一招其实挺聪明的。俄罗斯在叙利亚有个塔尔图斯海军基地,那可是俄军在地中海唯一的军事存在。2017年签的协议让俄国人可以免费用到2066年,现在朱拉尼主动示好,普京当然乐意。
可问题是,俄军现在自顾不暇啊!乌克兰那边打得正激烈,俄军在叙利亚就剩5000来号人,装备也跟不上。朱拉尼想要1万增兵,短期内根本不现实。
更要命的是,以色列和土耳其都不希望俄军在叙利亚扩大存在。5月20日,以色列空军就突袭了赫梅米姆空军基地,这明摆着是在警告俄国人:别太过分了!
普京的平衡术
面对这种复杂局面,普京玩起了太极。俄外长拉夫罗夫去年12月就说了,叙利亚没提出修改军事基地协议的要求,言外之意就是俄军不会大规模增兵。
可俄国人也不是完全袖手旁观,他们通过提供粮食援助和防空系统,慢慢跟朱拉尼政权建立信任。这招叫“以援促和”,既不跟以色列直接对抗,又为将来可能的介入留了后路。
说白了,普京这是在下一盘大棋。中东这个火药桶,谁都想插一脚,可又不想把自己烧着。俄国人现在的策略就是小火慢炖,等机会成熟了再说。
这场博弈的输赢
说到底,这整个事儿就是一场多方博弈。以色列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巴勒斯坦问题,哈马斯拼死抵抗不愿束手就擒,国际社会嘴上说得厉害实际行动有限,俄国人想趁机扩大影响力但又不敢玩得太大。
最可怜的还是普通老百姓。加沙城的90万居民面临着生死考验,叙利亚人民也在战乱中苦苦挣扎。这些大国博弈的代价,最终都是由无辜平民来承担。
从目前的情况看,以色列的三阶段计划能不能成功,关键还得看哈马斯能坚持多久。地下隧道网络确实给了他们很大优势,可面对以军的持续打击,到底能撑多长时间还真不好说。
国际制裁虽然声势浩大,可要真正让以色列改变主意,恐怕还得看美国的态度。毕竟在这个问题上,华盛顿的话比其他23个国家加起来都管用。
这场中东危局还会怎么发展?以色列的“人道主义园区”到底是救人还是害人?普京会不会真的向叙利亚增兵?这些问题的答案,可能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了。
你觉得这种“渐进式清空”的策略能成功吗?国际社会的制裁到底有没有用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!
鼎合网配资-鼎合网配资官网-在线配资知识-安全炒股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